谋划布局“十五五”种业装备创新助力建设农业强国研讨活动在京举办-casino plus

发布日期: 2025.09.28

9月21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主办的谋划布局“十五五”种业装备创新助力建设农业强国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本次活动由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尚书旗担任执行主席,中国农机院研究员刘忠军、农业工程杂志社研究员王艳红担任学术秘书。

主旨报告环节,尚书旗教授以“智慧种业与种子装备创新发展”为题,介绍发展种业装备的意义和必要性、种业机械化的内容与特点,强调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智慧种业信息化综合管理愈发重要,分享了国内外种业机械化创新进展,展示国产装备的竞争力,对种业装备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青岛普兰泰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国莹作“育种装备智能化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广”报告,介绍了在育种装备智能化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成果,创新种子自动份量供种、株行条播精播、气力辅助割台清种等机械化关键技术,以及项目基地建设与产业化应用推广情况。浙江大学研究员周鸣川以“机器人显微操作辅助育种:从小颗粒种子到细胞操作”为题,分享如何围绕机器人显微操作与生物育种国家重大需求,攻克小尺寸异型种子高通量全自动微创取样关键技术,开发微创取样育种机器人,实现对小颗粒种子到细胞操作的辅助育种。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育种制种农艺对种业装备的需求、种子加工检测筛选分级、畜禽育种装备等话题,结合研究专长发表各自见解。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黄玉祥建议在玉米种子病害检测、识别、抗倒伏品种筛选及测产方面,加强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浙江大学教授王永维介绍杂交水稻育种、制繁种技术装备遇到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研发方向。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峻围绕国产种业装备自主化,分享制种玉米去雄技术装备、大型种子加工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情况。

大家一致认为,农机农艺融合至关重要,种业装备设计研发与品种选育筛选技术融合发展是推动种业振兴的重要基础。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智能化技术深度应用是推动创新的核心路径。产品可靠性是核心竞争力,应从优化设计、材料与工艺升级、标准化与质量控制、智能监测与诊断系统应用等方面提升制造技术。全链条验证是技术落地的关键,亟需建立从基础研究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验证体系。

会后,专家们赴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实地考察,了解植物工厂运营情况,以及制种作物、工厂化设施蔬菜耗水特性监测及高效灌溉技术。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供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