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遥感研讨活动在京举办-casino plus

发布日期: 2025.09.28

9月20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主办的低空遥感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本次活动由中山大学教授陈一平担任执行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田家、中山大学博士生韩汀担任学术秘书。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廖小罕以“低空经济政策赋能下无人机规模化应用机遇和挑战”为题,强调从低空科技发展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优先解决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认为承载低空路网信息的“天路图”将会是遥感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武汉大学教授张过作“数字航路网—遥感测绘新风口”报告,强调数字航路网作为低空经济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空域的利用效率,还为无人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未来数字航路网不仅是技术体系,更是融合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平台。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曹春香以“低空遥感与环境健康诊断的思考”为题,探讨了低空遥感关键技术突破、行业应用前景与环境健康诊断体系的深度融合情况,并介绍“环境健康遥感诊断”理论体系与关键技术框架,提出“地球遥感诊所”虚拟平台的研发构想,推动从“遥感图像”到“环境决策”的智能闭环落地。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政策赋能、技术驱动、生态守护等话题,结合研究专长发表各自见解。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强调,数字化是低空经济新基建的核心,要坚持统一管理模式的变革、基建方式的变革和空中交通范式的变革,并指出低空经济将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徐文强调,低空经济发展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区域带动、市场化运行”的基本原则,以适应低空空域管理的高度区域性、差异性和复杂性特征。

大家一致认为,低空遥感是支撑低空经济从愿景走向现实的关键底座,必须构建以数字航路网为代表的专用基础设施体系。现阶段面临规划滞后、标准缺失、数据更新不足、监管能力分层失衡等问题,需要加强法规体系、标准体系与产品体系的统筹协调。建议设立国家级“低空遥感智联网”试验区或重大科技项目,支持遥感与空域管理系统深度融合,鼓励形成“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协同模式,以标准牵引产业升级、以数据驱动智慧监管。

会前,专家们赴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考察,全面了解“天地车”一体化遥感体系构建进展,并观摩了前沿感知技术在低空遥感中的实验应用。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供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