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农机研讨活动在京举办-casino plus

发布日期: 2025.09.28

9月21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主办的新能源农机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宋正河担任执行主席,中国一拖技术中心副主任刘孟楠、洛阳拖拉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翟营担任学术秘书。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东青以“拖拉机电驱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为题,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拖拉机电驱动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主流技术路线与典型产品的开发案例和特点,并从技术突破、政策契合和市场应用三个角度,展望未来电驱动拖拉机的发展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谢斌作“新能源农机装备关键技术现状与瓶颈问题思考”报告,全面总结线控系统、专用部件、能量管理及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深入分析现阶段该领域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前瞻性建议。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动力机械处处长叶宗照以“新能源农机装备产业化应用与推广探讨”为题,分享新能源农机装备在实地验证与政策推动方面的进展,并从发展规划、发展支撑和工作实施计划三方面,梳理了后续推进新能源农机应用与推广的具体安排。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新能源农机装备发展技术路线、核心技术瓶颈和产业协同攻关等话题,结合研究专长发表各自见解。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研究员欧阳安提出新能源农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举措,建议建立多部门多领域协同推动机制,加快新能源农机装备中试验证与熟化基地建设,加强新能源农机标准建设。西华大学副校长郎方年分析新能源农用低空航空器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及海拔高度、风阻、暴晒等因素导致的续航、作业效率问题。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高端农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孙奎提出需通过联合攻关突破新能源农机核心技术,建议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标准制定,加大政策支持,加速推动新能源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家一致认为,新能源与智能化是农机装备升级的重要方向,混合动力、纯电动以及清洁燃料拖拉机关键技术仍需进一步突破,联合攻关是解决当前试验验证标准体系缺失、核心技术不完善以及产业链协同不足等问题的关键。建议构建“政—产—学—研—检—用”协同创新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共建研发平台,配套支持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行业标准统一,为我国农机装备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会后,专家们赴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实地考察,了解无人农场和无人驾驶拖拉机、收获机等智能农机装备应用情况。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供稿

网站地图